先说结论:电容上电流超前电压90相位,或者说电压落后电流90相位。电感上电流落后感应电压90相位,或者说感应电压超前电流90相位,如何理解:从电容和电感储能的本质去理解,电容和电感共同的特点:储能,电容通过电场储能电感通过磁场储能。电容的特点:电压不能瞬间建立,有一个充电的过程相反,电流是能马上建立在给一个没有任何电荷的电容充电时,瞬间电流非常大。
电感的特点:电感的磁场建立需要时间,这与电流变化率有关。在通电的一瞬间,电感会用感应电动势来抵抗电流的改变。由于这种阻抗,电流也就滞后于电压了。为啥是90度?不是45度?对于电容,因为电容上电流i(t)=C*dv(t)/dt,若v(t)=sin(t),则i(t)=C*cos(t)。所以,电容上电流超前电压90相位,或者说电压落后电流90相位。
1、DC/DC电源模块选电容还是电感储能好?应该是加电容较好,电感储能通常体积太大。电容。加电容好些,具体多大,要看负载大小及输入瞬时断电电压允许跌落的幅度有关,不过大致上几十毫安的负载用470uF应该够了,几百毫安就用4700uF吧,总之容量大些效果更好,只要空间够大就用大一些的.如果逆变用的电瓶电压为12V的话,估计要用25000uF左右才够。
2、什么是电脑电源回路电源回路是主机板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其作用是对主机电源输送过来的电流进行电压的转换,将电压变换至CPU所能接受的核心电压值,使CPU正常工作,以及对主机电源输送过来的电流进行整形和过滤,滤除各种杂波和干扰讯号以保证电脑的稳定工作。下面我与大家分享一下。电源回路的主要部分一般都位于主机板CPU插槽附近。这是好多年以前的主机板供电方式,它是通过改变电晶体的导通程度来实现的,电晶体相当于一个可变电阻,串接在供电回路中。
尤其是在需要大电流的供电电路中线性电源无法使用。目前这种供电方式早已经被淘汰掉了。开关电源供电方式这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供电方式,PWM控制器IC晶片提供脉宽调制,并发出脉冲讯号,使得场效电晶体MOSFET1与MOSFET2轮流导通。扼流圈L0与L1是作为储能电感使用并与相接的电容组成LC滤波电路。
3、电感如何储能电感的特点是通过的电流不能突变。电感储能的过程就是电流从零至稳态最大值的过程,当电感电流达到稳态最大值后,若用无电阻(如超导体)短接电感二端并撤去电源,如果电感本身也是超导体的话,则电流则按原值在电感的短接回路中长期流动,电感这种状态就是储能状态。